学崖好学网
菜单
首页
>
中职中专
>
招生代码
>
内容详情

舒城职业学校的校园环境及师资力量

博主:汲老师

导读:本文介绍了舒城职业学校,包括其校园环境优美、设施齐全、文化氛围浓厚,还拥有高素质师资队伍,注重名师培养。学校在教育教学、校企合作、非遗传承等方面成果显著,不断创新办学模式,为学生提供良好平台。

舒城职业学校的校园环境及师资力量

校园环境

历史沿革与校园建设

舒城职业学校源于1901年舒城县斌农学堂师范班,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经过多次变迁,1958年正式被命名为安徽省舒城师范学校,成为全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的摇篮。2016年3月,舒城县委县政府整合舒城师范学校、舒茶高级职业中学、舒城高级职业中学等职教资源,并报六安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了舒城职业学校。2017年8月,学校迁入位于舒城县经济开发区陈三堰路的新校区,开启了新的发展篇章。

新校区总投资近7亿元,占地373.55亩,建筑面积15.6万平方米,拥有实验实训楼、艺术楼、体育馆、科教图书综合楼、幼儿园、教学楼和宿舍楼等功能设施齐全的现代化建筑。校园环境优美,建筑布局合理,职教文化氛围浓厚,为师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设施设备

学校设施设备齐全先进,教学设备完善。实验实训楼配备了新能源、云机房、虚拟仿真等二十余个实训设备,能够满足各专业的教学和实训需求。艺术楼和体育馆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课外活动场所,促进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科教图书综合楼拥有纸质图书30万册,电子阅览室为学生提供了便捷的在线学习资源。此外,学校还设有标准化心理咨询辅导中心、体育活动中心、舒城县禁毒教育基地等,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提供了有力保障。舒城职业学校的校园环境及师资力量

校园文化

舒城职业学校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树立了“明德至善,博学致远”的校训,形成了“务实创新”的校风、“敬业爱生”的教风和“律己求真”的学风。学校命名校园道路、建筑物,创建“党建主题公园”“职教园”,落成了一批校园文化景观,营造了浓厚的职教文化氛围。

学校注重落实德育大纲和德育课程,建有“准军事化德育管理”“校园文化艺术节”“红色文化”“志愿服务”等四个德育品牌。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全国中小学生文艺展演”和“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大赛”等,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学生在这些活动中获得了国家级奖项24个(特等奖1个),省级奖项100多个,市(县)级奖项400多个,充分展示了学校的办学成果和育人水平。

扩建与提升

学校不断追求卓越,积极实施扩建提升工程。2022年,学校争取到中央财政设备购置与更新贴息贷款,完成了新能源、云机房、虚拟仿真等实训设备的采购。目前,学校正积极规划学生创新创业中心等建设,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

师资力量

教师队伍概况舒城职业学校的校园环境及师资力量

舒城职业学校拥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277人(另有数据显示为243人或252人,可能因不同时间节点统计结果略有差异),其中正高级教师2人,特级教师和省级教坛新星7人(另有数据显示为8人),副高级以上职称88人,“双师型”教师155人。教师队伍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名师工作坊与团队建设

学校注重名师的培养和引领,现有徐丽娟学前教育专业和高从友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专业2个省级名师工作坊,以及4个市级名师工作室。通过“青蓝工程”、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合作社、学前教育研究会、技能大赛、国培省培、校企共育教师队伍等形式,加强师资培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和奖励激励制度。

学校高度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形成了科学合理的班主任“申—选—聘—评—赛”成长模式。全校每学期班级数保持在100个左右,班主任队伍总体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在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引领着中职学生健康成长。2019年成立了校级班主任工作室,2022年赵红栓班主任工作室入选安徽省中等职业学校名班主任工作室培育建设名单。舒城职业学校的校园环境及师资力量

教育教学成果

学校教师在教学能力大赛及班主任能力比赛中取得了显著成绩。2019年以来,在教学能力大赛及班主任能力比赛中,获国家级三等奖1项(4人次),优秀奖1项,省级奖项56个;在各类教科研比赛中,获国家级奖10个、省级奖50个;立项和在研的省级课题4个,发表论文200余篇;8个省级质量提升工程项目通过了省级验收。这些成果充分展示了学校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

学校高度重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为指引,不断创新办学模式,快速增强师生技能。学校与省内外企事业单位合作建设了60多个校外实训基地,与多所高职院校联办,加强与“一带一路”院校及企业合作办学,参与大别山职教集团、安徽省学前教育专业(专科)联盟、安徽国防科技职教集团、安徽大江教育集团等职教集团的科研、培训、竞赛等活动。

学校积极参与教育部“1+X”证书试点,结合第二课堂和技能大赛,做好“1+X”证书培训和考证,深入实施岗课赛证融通。在安徽省职业技能大赛中,连续三年代表六安市参加学前教育专业比赛,获得省一等奖3个、二等奖6个,客户信息服务专业获省三等奖;在六安市职业技能大赛中70多人次获奖;学生对口高考本科、专升本和编制等达300多人。

非遗技艺传承与创新

学校在“非遗”技艺传承上,以大师为“引领”,开展工作室建设,完善师徒制人才发展链。以“舒城九一六茶园”实训基地为依托,传承舒城小兰花制作技艺;以校陶艺馆为平台,学习舒瓷制作;以课堂为载体开展扎染和舒城民歌等非遗教学;多次邀请舒席制作技艺传承人苏成军来校为师生培训龙舒贡席制作。这些举措不仅丰富了学校的文化内涵,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和实践机会。


综上所述,舒城职业学校校园环境优雅、设施设备齐全、文化氛围浓厚,拥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学校注重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不断创新办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和实践平台。未来,舒城职业学校将继续坚守职教梦想,大力开展学校建设,为国家提供更多技术型的人才,再创学校美好的明天。

上一篇:皖西经济技术学校的校园环境及师资力量
下一篇:怀宁县中等专业学校的就业情况及招生人数
预约报名申请
请选择想要了解的问题:
 阅读并同意《本站用户协议》!

免责声明: 本网站文章《舒城职业学校的校园环境及师资力量》内容来源均为网络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请读者仅作参考。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将在48小时内核实处理。